Age 3-5 years old children's books

Sort by:
【小飛龍成長系列】全套三書

【小飛龍成長系列】全套三書

$43.00
內容簡介 小飛龍成長系列會心一笑的飛龍家庭故事快樂迎接孩子的成長階段,輕鬆建立生活常規   在《小飛龍來我家》一書中,當小飛龍來你家的時候,她會大吼:「這是我的!」嗎?  當然不會!小飛龍才不會這樣做!  但有的時候,禮貌並不是那麼容易……  你們家是不是也有隻不收玩具、不想睡覺的小飛龍呢?取材至小飛龍的家庭故事。  在《小飛龍去上學》一書中,當小飛龍去上學,她會將蠟筆到處亂丟?還是拒絕分享玩具呢?  當然不會!小飛龍才不會這樣做!  但有的時候,在學校守規矩並不是那麼容易……  你們家是不是也有隻亂丟東西、愛搶玩具的小飛龍呢?取材至小飛龍的校園故事。  在《小飛龍當姐姐》一書中,當小寶寶回家後,小飛龍會在小寶寶喝奶時大叫:「快跟我玩!」嗎?  當然不會!小飛龍才不會這樣做!  但有的時候,當姐姐並不是那麼容易……  你們家是不是也有隻會和弟弟妹妹吵架的小飛龍呢?取材至小飛龍的家庭故事。  乖巧體貼的小飛龍,有時也會尖叫爆走,  這些看似令父母頭疼的事,其實都將是你我最寶貴的成長回憶。  故事中種種場景,不僅讓我們會心一笑,也讓我們同理孩子的天性與本質。  當孩子打開繪本遇見小飛龍,  彷彿像照鏡子一般,看見自己會調皮搗蛋,但也能乖乖聽話,  透過閱讀,給了孩子自己省思與學習的空間,  並從中領受到:「我也能做好」的正面意義。  故事到了最後,作者用心與巧妙的結局安排,  讓大人小孩都明白,畢竟孩子就是一隻小飛龍,  也提醒著我們,面對孩子,  「陪伴」與「等待」永遠是最大的力量。本書特色  ★讓孩子學習禮貌、喜歡去上學、學習當哥哥姐姐的優質繪本。  ★翻開繪本,快樂迎接孩子最重要的三個成長階段。  ★常見的生活情境,建立幼兒生活常規好簡單。  ★每本都傳達著,孩子成長慢慢來,總有一天會長大。推薦人      繪本閱讀推廣人  李貞慧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姿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卡里爾.哈特(Caryl Hart)  知名的繪本和兒童小說作家,獲得許多獎項肯定。 她除了擔任全職童書作家以外,也在學校開辦創意工作坊,目前她跟丈夫及兩個女兒一起住在英格蘭。繪者簡介羅莎琳德.比爾肖(Rosalind Beardshaw)  一位經常獲得繪本獎項的插畫家,她的畫作被翻譯到世界各地。其中曾獲得凱特‧格林納威獎的提名,也入圍過謝菲爾德的繪本獎項。羅莎琳德的插畫也經常出現在CBeebies的睡前書籍中。譯者簡介蘇懿禎  日本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東京大學圖書館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兒童文學及兒童圖書館,並從事圖畫書翻譯、顧問、創作與演說。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火星童書地圖」及實體圖書館Miniboo大人繪本研究室,著有《歐洲獵書八十天》、《食平安,過好年》。
嗯嗯蛋糕

嗯嗯蛋糕

$16.00
內容簡介 我會做蛋糕,我會做嗯嗯蛋糕,嗯嗯蛋糕是冰淇淋的形狀喔!雷龍做的嗯嗯蛋糕到底是什麼呢?   雷龍第一天去上學,媽媽說很乖的學生會得到乖寶寶貼紙。結果雷龍放學哭著說他沒有得到乖寶寶貼紙,因為他不敢說嗯嗯蛋糕不是生日蛋糕;嗯嗯蛋糕是什麼?他在學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本書特色  ☆看看故事中雷龍和同學之間有趣的互動,一起發現每個小角色的特點和創意。  ☆掃描繪本封底的QR Code,一起來「聽」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方素珍  兒童文學作家。從事童詩、童話及繪本創作,還參與翻譯、編寫語文教科書、閱讀推廣及故事義工培訓工作,讀者暱稱她為「播撒閱讀種子的花婆婆」。著有《胖石頭》《我有友情要出租》《你會寫字嗎?》《天天星期三》《媽媽心媽媽樹》《閃電魚尼克》《玩具診所開門了》《五隻老虎開記者會》等,並有《花婆婆》《米莉的新帽子》等近200冊繪本譯著。  曾獲韓國南怡島國際圖畫書金獎、上海好童書獎、最美繪本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楊喚兒童詩獎、《聯合報》年度最佳童書等獎項。歷任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康軒語文教科書編委、首屆上海國際童書展金風車獎評委、北大附小繪本課程導師。繪者簡介程翠  現為繪本插畫家,從事幼兒插畫設計相關工作。  喜歡故事,也喜歡用圖畫講故事。希望小朋友可以通過圖畫,看到另一個奇妙的世界。主要作品:《小蝸牛》《家》。
Magnetic Learning Game - Time Learning

Magnetic Learning Game - Time Learning

$29.95
Product Description: Designed for beginners to learn the basics of different interesting topics. Our mPad (magnetic pad) can replace the iPad and keep kids away from the screen. It can...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20.00
內容簡介 你知道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嗎?這個問題在美國竟然吵到要上法院?本書將為你解開番茄的身世之謎!在很久以前,人們對於番茄究竟是蔬菜還是水果爭論不休,美國政府於是為此開庭審理。讓我們回到過去,跟隨番茄的腳步,看看它經歷過的旅程吧?   本書講述番茄從傳入歐洲到廣為食用,所產生的爭議:到底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多年以前,商人進口蔬菜是需要繳稅的,於是他們堅持番茄是水果,想以此來避稅,然而對不需要繳稅的人來說,番茄是蔬菜。  美國政府最終決定開庭審理,世紀大辯論就此展開。蔬菜派和水果派,兩邊勢均力敵、勝負難分,究竟哪一派會勝出?  本書主角番茄也親自參與審判,紅番茄、黃番茄、綠番茄代替讀者開口說出心中的疑惑,並介紹番茄傳入的歷史,替大家揭開「紅色果實」的神秘面紗!本書特色  【第一本探討番茄身分的繪本】  你覺得番茄是蔬菜嗎?還是水果呢?  這個問題總是能讓人們吵個沒完,番茄好像可以歸在蔬菜類,也可以算是水果類,那麼真相到底為何?  本書從番茄首次傳入歐洲,至今變為常見的食材,細說它的歷史;並從植物學的角度切入,一一分析番茄的特徵,為大小讀者揭開番茄的神秘面紗!  【幽默生動的知識性繪本】  風趣又吸睛的插圖,以逗趣的方式呈現令人糾結的問題。作者將生物知識和歷史融入故事中,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再加上三顆有如讀者化身、不停發問的番茄帶領讀者穿梭其中,讀來輕鬆有趣,毫無負擔,能有效提升學童對自然的興趣,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書裡番茄們的提問。  【結合自然課新課綱,最真實的番茄解析】  符合國中小自然課108新課綱:認識植物的構造,以及演化方式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書末附有番茄圖鑑介紹不同品種,更添實用性。  *4~8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行閱讀各界好氣色推薦  Michelle(Stay fit with Mi超人氣部落客)  小雨麻(知名親子部落客)  王瑞閔(作家、插畫家暨熱帶植物玩家)  馬克媽媽(「我愛小馬克」親子圖文部落客)   張東君(科普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金晃(김황)  生於日本京都的第三代韓僑,在學校擔任生物老師。目前致力於藉由圖書教育孩子與動物們交流的方法與生命的重要性。2006年在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讓兒童感動的非小說大賞」中,以《大象小櫻》獲得最優秀作品。  作品《鳥窩》的日文譯作獲選為日本第63屆全國青少年讀書心得感想徵稿的指定圖書之一。  個人創作有《大象小櫻》、《鳥窩》、《人類的好友──狗》、《動物的大遷徙》、《生態通道》、《如果蜜蜂消失,就吃不到草莓?》等作品,以及日文書《朋友的社區飛來了鸛鳥》、《請不要填平奇蹟之海!》等。繪者簡介金二浪(김이랑)  生於首爾,畢業於弘益大學美術系,現為童書插畫家。  插畫作品有《勇敢雞與綠色星球外星人》、《你讀了多少三國遺史?》、《我的名字叫颱風》、《我的名字叫捕蠅草》、《就算這樣我還是喜歡姐姐》、《家人就是要緊緊擁抱》、《啊!有蚊子》等。監修者簡介蔡永(채영)  生於光州。於農村振興廳國立園藝特作科學院研究番茄、辣椒等蔬菜。個人作品有《番茄生理障礙診斷卡》、《番茄栽種管理現場顧問案例集》、《栽種番茄》等書。審訂者簡介宋妤  中興大學園藝系教授譯者簡介賴毓棻  喜歡閱讀、喜歡外語,因此從小就夢想成為一位外語老師及譯者。因喜歡孩子們充滿想像力又富有純真的幻想世界,開始投入繪本翻譯工作,偶爾還會串場當個故事姐姐替孩子說書。希望能藉由自己的微薄之力,讓孩子們從小就愛上閱讀。  聯絡信箱:felizminna@hotmail.com    序 推薦序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我想這是許多人曾經困惑過的問題。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菜,但是似乎又無法說清楚定義。《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這本書,藉由這個曾經困擾過每個人的問題切入,透過活潑的圖畫與易讀的文字,講述番茄的發現與應用歷史,以及有許多與番茄相關的知識。是本適合小朋友,還有每個心裡仍住了小王子的大朋友閱讀。  王瑞閔(作家、插畫家暨熱帶植物玩家) 推薦序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是個爭執已久的問題。對我這種不愛吃蔬菜,頂多吃生菜,或是燙過的蔬菜的人來說,番茄幾乎是唯一生吃熟食,果汁罐頭均可的家中常備「植物」與「食物」。這本書透過番茄究竟是蔬菜還是水果的主題,讓我們從歷史與文化的觀點、生物學的角度,對番茄有了更深的認識。到頭來,番茄好吃就好,書好看就行。  張東君(科普作家) 推薦序揭開番茄身世之謎的科普食育主題繪本  番茄究竟是蔬菜還是水果?這個問題不只存在你我腦中,事實上,數百年來人們為此爭論不休,一百多年前的美國,甚至還曾鬧上法庭,聽來是否覺得不可思議?   本書追本溯源探討番茄的身世之謎,從植物構造到歷史演變、流傳路徑、軼聞趣事,深入淺出傳遞科普知識,饒富趣味,書末還介紹了常見的十二種番茄圖鑑,是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優良自然科學繪本教材。食育主題繪本,不僅可以增進科普知識,還能提高孩子對自然食物的喜好與興趣,減少偏食,若再結合廚房實作,更可增進生活經驗與手部肌肉發展。   西方流傳著一句話:「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番茄的營養價值豐富,可生吃、可榨汁、可製醬、可入菜,煮熟後的茄紅素更容易吸收,還能增強免疫力。其味酸甘,性涼,與薑搭配可互相調和,亦適合與豆腐、蛋、青花菜等食材搭配食用,常見的番茄炒蛋和番茄豆腐蛋花湯便是前人留下的智慧展現。   在此分享三道作法簡單、味道討喜的番茄食譜,兼具西方口味與臺灣在地吃法,既呈現其以蔬菜之姿入菜,也呈現了水果的一面,共同組成派對餐點。您喜歡哪一道呢?   【番茄三吃之一:瑪格麗特吐司披薩】  ■材料:  吐司兩片、小番茄數顆、整塊的莫札瑞拉起司、羅勒葉數片、披薩用乳酪絲、番茄醬(可省略)  ■作法:  1.吐司切邊,抹上番茄醬,鋪上薄薄一層乳酪絲。  2.莫札瑞拉起司橫向切片,番茄去蒂對半橫切,切面朝上,均勻鋪在吐司上。  3.放入氣炸鍋或預熱好的小烤箱,以攝氏180度烘烤七至九分鐘。七分鐘較有嚼勁,九分鐘餅皮較脆。  4.擺上洗淨拭乾的羅勒葉。  ■小補充:  1.瑪格麗特披薩一般採用羅馬番茄,同樣以橫向切片料理。在此以小番茄替代,一方面提高甜度,味道較為討喜,另一方面尺寸縮小,則更適合幼兒食用。  2.吐司切邊再烤的口感較佳,然而不切邊也可以。  【番茄三吃之二:古早味番茄切盤】  ■材料:  牛番茄兩顆、醬油膏三大匙、薑塊約一個大拇指大小、糖一大匙、甘草粉或梅粉半大匙  ■作法:  1.將醬油膏、薑、糖、甘草粉或梅粉放入小型果汁機攪打成膏狀。  2.牛番茄切為適口大小,沾取醬汁食用。  ■小補充:  1.若醬汁攪打時太過濃稠,可加入一大匙開水幫助攪打。  2.若手邊沒有小型果汁機,也可以先將薑磨為泥狀,再將步驟一材料放置碗中用筷子攪拌均勻。  【番茄三吃之三:番茄夾心】  ■材料:  小番茄數顆、塊狀奶油起司(cream cheese)、化應子或無籽加州黑棗(prune)  ■作法:  1.奶油起司、化應子或黑棗切為0.5公分厚度備用。  2.小番茄中間切一開口但不切透,夾入奶油起司、化應子或黑棗,插入竹籤固定。  小雨麻(知名親子部落客)
AQ挫折復原力繪本:給孩子的3堂逆境成長必修課2(共3冊)

AQ挫折復原力繪本:給孩子的3堂逆境成長必修課2(共3冊)

$55.00
內容簡介 《安心國小》系列作者岑澎維暖心繪本系列重磅回歸!   AQ繪本系列,培養孩子的挫折復原力! 讓孩子不怕挫折不怕難,蛻變成更勇敢的人!   最懂孩子的老師作家,透過三個好故事,養出高AQ 讓孩子勇敢做自己.逆境中不忘正念.從堅定的信念萌生力量     《AQ挫折復原力繪本:膽小昕只是很小心》   小昕跑得快、跳得高、嗓門大,卻是班上同學口中的「膽小昕」,他怕黑、怕高、怕蟑螂!學校安排的防災體驗即將開始,闖關活動包括煙霧體驗室、逆風高飛、命懸一線和攀岩,小昕能順利過關嗎?傻傻的勇敢和聰明的膽小,小昕的選擇會是什麼?他究竟是膽子小,還是膽子大呢?     《AQ挫折復原力繪本:小樂,快一點!》   媽媽常對小樂說:「快、快、快、快一點!」可是快不起來的小樂上學總是遲到;面對橫衝直撞的小樂,老師和志工媽媽卻告訴她:「不要跑、慢一點!」小樂於是決定慢慢來,反正拚命趕時間也沒用,沒想到老師這回又有意見了!到底別人都是怎麼做的?小樂決定好好做功課,自己研究出一番道理。     《AQ挫折復原力繪本:彤恩戴口罩了嗎?》   每天早上,彤恩都會跟她最好的朋友詠芹一起上學,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詠芹不再來找她了;到了學校,同學們也都跟她保持距離。後來她才知道,大家是因為擔心她可能有傳染病。疫情就像嚴峻的冬日,彤恩不停的釋出愛與善意,漸漸的迎來了溫暖的春天。   各界名人 齊聲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 親職/繪本作家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何翩翩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 創辦人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資深教師    葉惠貞 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   楊俐容  情緒教育專家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

$14.00
內容簡介 「逃家小兔」原文圖畫書自1942年出版後,就從未在國際童書市場上絕版過,70多年來受歡迎的程度,使它成為超越時空的兒童經典中之經典。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陷於既要依賴父母,需要愛的保證,又要尋求獨立的兩難之中。本書讓孩子與有此經驗的父母產生同理心,發自內心莞爾一笑。全書所呈現的溫馨親情,讓本書成為親子表達愛意不可或缺的催化劑。 小兔想像力十足的告訴媽媽要逃家,媽媽回答天涯海角也會找到他,如捉迷藏般不斷的一抓一逃,孩子施展了「你抓不到我」的調皮,媽媽也流露出「你往哪裡跑」的詼諧。你可以看到小兔子一下子變成小鱒魚,一下子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不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花、小鳥、小帆船、空中飛人…來挑戰媽媽對他的愛。而媽媽也如同他心底所盼望的每每上山下海,二話不說的奉陪到底,以其幽默感和創意,陪著小兔大玩逃家語文遊戲。 優美簡潔如童詩般詼諧且充滿童趣的親子對話,溫馨素雅童趣十足的插畫,往往令讀者回味無窮。如封面上小兔子與兔媽媽傳神的表情,配上仿若感受到的涼風徐徐,營造出一幕安全溫馨與春天的舒適感:如兔媽媽變成一棵樹歡欣等候著小兔子累了飛回來的那一頁,展現出無私的愛與包容,每每令小讀者們動容;又如兔媽媽在風中期盼著變成小船的小兔子靠岸,與媽媽辛苦的吹著小兔的那幾頁中,又精準的表現出每個做母親的心境;最後,兔媽媽與小兔在窩裡所流露的溫馨氣氛,不正是我們所嚮往的家嗎?無怪乎此書成為流傳久遠的經典名作。 得獎紀錄 中華兒童文學學會好書大家讀 《開卷》一周好書榜 第27梯次「好書大家讀」 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作者介紹 馬格麗特‧懷茲‧布朗 Margaret Wise Brown   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是美國重要的兒童文學先驅,也是重要的實驗兒童文學作家。她也曾擔任編輯,發掘許多重要的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她認為童書創作要有實驗性的風格外,也建議讀者在閱讀時,也帶著實驗性的態度。在短暫的42歲人生中,她創作了一百本以上的童書,重要的作品有《月亮晚安》、《逃家小兔》等,另外以筆名Golden MacDonald發表的《小島》和《Little Lost Lamb》二書更榮獲凱迪克大獎。 她很喜歡動物,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常以動物為主角;她創作的文字富含韻律,常以開放式結局,邀請孩子一起創作,例如在《重要書》中,讓孩子能練習用詩句說出關於太陽、月亮、玩具……等重要的事,也非常具有啟發性和閱讀趣味。     
Guji-Guji (鴨子湖故事)

Guji-Guji (鴨子湖故事)

$22.00
內容簡介 平靜的鴨子湖中,住著一隻鱷魚鴨Guji Guji ……享譽國際繪本作家陳致元・全新創作鴨子湖系列故事帶給孩子滿滿的愛、自信與勇氣   鴨子湖故事1.《Guji-Guji》  小怪鴨Guji Guji,跟著鴨子家族,快樂的生活在鴨子湖。  有一天,來了三隻壞鱷魚,嘲弄Guji Guji,告訴他是鱷魚,不是鴨子,還慫恿Guji Guji,想吃一頓美味的鴨子大餐!難過的Guji Guji,陷入沮喪、抗拒和自我懷疑,後來他想通了,他不是鱷魚,也不是鴨子,而是獨一無二的「鱷魚鴨」。  面對不懷好意的鱷魚,Guji Guji會幫忙他們嗎?還是會想出什麼妙計,保護心愛的家人和朋友,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勇敢、快樂的做自己呢?  —關於愛、包容與自我認同—  《Guji-Guji》故事,看鴨子家族如何成為Guji Guji愛的後盾,超越種族的藩籬,接納Guji Guji與眾不同的身分,讓Guji Guji在面對自己時,勇於肯定、認同自我,並且運用機智,成功打跑壞鱷魚,化解鴨子湖的危機,為家人和朋友帶來幸福的生活……  鴨子湖故事2.《Guji-Guji不見了》  糟糕! Guji Guji被獵人抓去馬戲團了。  馬戲團動物被要求從早到晚練習表演,可是,Guji Guji不會走繩索、滾球、盪秋千、丟瓶子,沒有一樣表演做得好,氣得馬戲團團長將他關起來。鴨子湖的家人和朋友,發現Guji Guji不見了,會怎麼辦呢?一場拯救Guji Guji的行動即將展開……  —禁獵動物、拒看馬戲團與保育動物—  同樣圍繞鴨子湖的人物與場景,藉由Guji Guji失蹤到馬戲團的故事,帶孩子看見馬戲團動物被非法對待的處境,讓人心生不捨,省思人類的自私行為,油然升起為保育動物盡一份心力的決心,學習善待與尊重每個動物的生命。  在大家見義勇為下,終於幫助Guji Guji順利脫逃,也解救馬戲團動物重獲自由。這次Guji Guji由大家的大英雄,變成大家是Guji Guji心目中的大英雄,歡樂圓滿的結局,讓閱讀的孩子在愛、親情與冒險中,引起共鳴和討論,擁有面對困難的正向力量。  ★經典中的經典,全新創作  享譽國際繪本作家陳致元,睽違18年帶來Guji Guji全新創作,還有續集!!以鱷魚鴨Guji Guji為主角,布局完整的鴨子湖成員陣容,童趣繽紛多彩的繪畫風格,賦予故事一股活潑歡樂的嶄新風貌。  ★授權16國,多項國際殊榮肯定  跨越國際授出16國版權;榮獲瑞典IBBY小飛俠圖畫書獎、美國《紐約時報》年度童書TOP10、臺北國際書展金蝶獎等;瑞典、紐西蘭、西班牙改編成兒童劇。  ★主題訴求鮮明,充滿正向力量  珍愛家庭,體會親情的美好,以寬闊的心胸,包容接納差異,面對自我,勇於探索、肯定與認同,能激起孩子的共鳴;同時蘊含保育動物的觀念,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陪孩子挑戰困境。  ★首刷限量加贈Guji Guji生日卡組  一組兩款不同風格,精美溫馨的Guji Guji插圖,搭配生日快樂小語,可以將慶生祝福的心意,寫畫送給喜歡的家人或好朋友,卡片背面還有小驚喜喔!(卡片尺寸:11x14.8cm)  *有無注音:有注音  *適讀年齡:3~8歲得獎紀錄  ★美國《紐約時報》童書暢銷排行榜TOP10  ★美國CNN新聞網推薦首選聖誕禮物書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高度推崇  ★韓國年度童書暢銷排行榜TOP10  ★第1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佳作  ★第25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圖畫書類  ★第44梯次「好書大家讀」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好書推薦  ★臺北國際書展金蝶獎  ★瑞典Peter Pan Prize小飛俠圖畫書獎真心推薦  鄒駿昇/繪本作家、視覺藝術家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人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作者介紹...
小草莓,妳在哪裡?

小草莓,妳在哪裡?

$20.00
內容簡介 ☆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 ☆日本幼兒文學研究會選定圖書☆特殊造型頁面 X 驚喜大拉頁 X 甜點找找遊戲和最新鮮的當季繪本來場盛大甜點饗宴   《好吃的服裝店》系列、《天婦羅奧運會》、《香蕉爺爺香蕉奶奶》  超人氣作者野志明加全新流口水大作  極富創意的故事,帶孩子看見甜點的千變萬化!  這天,小草莓終於成熟轉紅了!  她興奮的隨著其他草莓離開農場前進蛋糕店。  出於強烈無比的好奇心,小草莓居然獨自出發去探險啦!  其他草莓們發現之後,到處尋找小草莓,  一聲聲焦急大喊著「小草莓,妳—在—哪—裡—?」  究竟他們能否找到小草莓呢?  大家能完成來到蛋糕店的任務嗎?  小草莓,你到底去哪裡了啦?本書特色  【吃貨繪本迷之必備收藏!】  題材總是令人耳目一新、畫風獨具個人特色,魅力席捲台日的超人氣食育童書作家——野志明加,再次推出叫人食指大動的紙上甜點饗宴!作者維持一貫創作手法,將食物擬人化,以一顆充滿好奇心的小草莓打開故事篇章。內容環繞各式各樣的甜點與掛心同伴的「草莓友誼」,呈現出水果與糕點組合的千變萬化,書頁間都散發著香甜氛圍。讓人讀著讀著就餓了,看著看著口水就要流下來了……  【草莓季盛宴,甜點主題躲貓貓!】  「小草莓,妳在哪——裡——?」伴隨著同伴的聲聲呼喊,逗趣又驚險的蛋糕店捉迷藏正式開始!書中主角小草莓如同真實的孩子一般,對新鮮事物充滿嚮往,帶著滿滿的好奇穿梭在繽紛可口的甜點中。請睜大眼睛仔細瞧,翻一翻、找一找,與小草莓開心樂遊躲貓貓。  【特殊造型頁面,閱讀驚喜加倍!】  配合小草莓的冒險歷程,本書特別使用連續三頁特殊刀模頁面,製造空間延伸感;另有兩處大拉頁,在故事轉折處增添驚喜度,創造新穎難忘的閱讀感受。小讀者們在翻開拉頁的瞬間,定會忍不住驚嘆一聲「哇——!」  *有注音  *2~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試著自己讀讀看吧!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野志明加  1978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繪本代表作有「好吃的服裝店」系列、《天婦羅奧運會》、《香蕉爺爺香蕉奶奶》(三民書局)、《爸爸的背》(CHILD本社)、《動物們的冬眠旅館》(大穎文化)、《交給我!》(薪展文化)、《小布、小霹、小多購物記》、「微笑熊」系列(光之國)、《開動了忍術密技》(東本願寺出版部)等。 譯者簡介米雅  插畫家、日文童書譯者,畢業於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代表作有《比利FUN學巴士成長套書》(三民)、《小鱷魚家族:多多的生日》、《小鱷魚家族:多多和神奇泡泡糖》(小熊)等。
左先生與右先生

左先生與右先生

$20.00
內容簡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  我就住在你隔壁,但卻無法見到你。  等等,難道現在上演的會是齣悲劇?!  初夏限定,左先生與右先生的破牆行動劇,  不管怎樣,就是要和你在一起!  ★推薦閱讀年齡★  3~6歲親子共讀  6歲以上自己閱讀  ★有注音   【故事簡介】  左先生和右先生很想見面,卻無法如願……  因為他們被困在各自的書頁上!  快動手翻一翻,  看看左先生和右先生能不能  在這個生動又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中相遇?本書特色  【極富設計感的簡潔插圖,充滿無限的藝術想像】  本書插畫以大面積的色塊作為背景,利用幾何圖形創造出獨特的人物造型與場景,色彩簡單明亮,在簡潔的畫面中,蘊含了無限的想像力。  【故事繪本結合翻翻書,成功打造一齣紙上劇場】  本書打破平面書頁的限制,巧妙運用翻頁設計,讓人物彷彿可以穿越書本的框架上天下地。同時搭配故事劇情走向,營造出富有衝突感、戲劇性與幽默喜劇般的情境,成功搬演了一齣精采生動的紙上劇場。好評推薦  ★英國亞馬遜書店5顆星滿分好評★  ★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寫故事的人--丹尼爾‧費爾(Daniel Fehr)  丹尼爾‧費爾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主修德文和媒體。也曾在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進修。目前居住於瑞士溫特圖爾,並在這裡工作。他為兒童及家庭創作繪本、設計圖版遊戲(桌上遊戲的一種)。繪者簡介畫畫的人--塞莉絲特‧艾里斯(Celeste Aires)  塞莉絲特‧艾里斯的插圖作品都和幾何圖形有關,顏色不多但是充滿樂趣,也帶有一點中世紀的懷舊色彩。大部分以數位方式創作,不過也愛嘗試各種媒材。曾畫過社論的插圖、角色和背景設計,還有設計遊戲,也做過一些實驗性質的動畫。譯者簡介翻譯故事的人--酪梨壽司  畢業於新聞系,擔任媒體記者數年後,前往紐約攻讀企管碩士,回臺後曾任職外商公司行銷部門。婚後旅居日本東京,目前是全職媽媽兼自由撰稿人,出沒於臉書專頁「酪梨壽司」與個人部落格「酪梨壽司的日記」。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

$21.00
內容簡介 ★ 2017美國3X3國際插畫大獎(繪本項目)銀牌★ 2017年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入選★ 2017年「德國最美麗的書」獎入選★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專文介紹★  德國《南德意志報》專文介紹★  瑞士《新蘇黎世報》專文介紹★ 美國《紐約時報》專文介紹★ 德國權威兒童文學雜誌《驢耳朵》每月封面人物★ 獲選奧地利維也納青少年文學研究所的【每月一書】★ 獲選德國《焦點》雜誌和德國廣播電台每月精選【最佳七本青少年書籍獎】     ★★★ 繪本界的臺灣之光,中文版榮耀登場!★★★  讓繪本告訴你怎麼跟孩子聊歷史、講人性、談自由  來自臺灣的張蓓瑜,卻以德文完成首部童書繪本創作,以一只神祕的行李箱,帶領孩子進入一段人類不可不知的歷史……  班雅明先生是一位喜歡思考,腦子裡永遠充滿各式各樣超棒想法的哲學家。然而有一天,他的國家決定要把這些擁有與眾不同想法的人通通抓起來,於是班雅明先生尋求費特可太太的協助,展開了一場翻山越嶺的大逃亡計畫……而且,堅持帶著一只沉甸甸的行李箱。  到底班雅明先生的行李箱裡裝著什麼東西呢?為什麼他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堅持要保護這個神祕的行李箱?他最後成功越過邊境,抵達自由的國度嗎?  ─ 改編自華特 ‧ 班雅明的真實故事,一段關於自由、真理與勇氣的生命之旅。 本書特色:  【第一位以德文創作的臺灣繪本作家,首作一鳴驚人】 作者張蓓瑜初試啼聲,便以非母語的德文創作繪本《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Der geheimnisvolle Koffer von Herrn Benjamin),甫出版已有英語版、葡語版、中文版……等譯作陸續問世,新秀登場備受矚目。  【與眾不同的難民主題,以古喻今的人道關懷】 以德國哲學家班雅明躲避納粹迫害的真實故事為根基,勾勒出一個戰亂時代下追求真理與自由,一路上充滿勇氣與關懷的故事。連結此時當下無解的難民課題,有別於一般童書的內容主題,發人深省。  【綜合媒材的創作手法,帶來謎樣又超現實的畫面感】 運用混合拼貼與剪紙手法,結合粉蠟筆與鉛筆的手繪風格,在明亮的色彩與突出的人物造型下,營造出看似與沉重歷史真相不盡相符的活潑調性,卻也在一股超現實的氛圍中流露出無奈的荒謬感。名人推薦  ◎柯倩華(童書翻譯、評論家)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張蓓瑜  張蓓瑜(1979年生),畢業於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輔仁大學語文與德國文學研究所、德國明斯特應用技術大學插畫系,喜歡閱讀和旅行。2015年,她在德國南部的旅途中,聽說了這個消失的行李箱,受到很大的觸動,於是決定寫一個關於這個行李箱的故事。2016年2月,她在菲力克斯.辛伯格...
天婦羅奧運會

天婦羅奧運會

$20.00
內容簡介   歡迎收看今夏食壇最大盛事──  天婦羅奧運會!  快快準備好零食飲料爆米花,  讓這場油滋滋、熱騰騰、香噴噴的變身障礙賽,  直擊你的笑點,  升溫你的食欲,  HIGH翻你的夏天!  ★3~7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  ★有注音  天婦羅奧運會熱鬧開跑了!播報員檸檬在直升機上為大家帶來精彩轉播,當槍聲一響,所有的食材選手都奮力向前衝!可是這場賽事可不只跑步這麼簡單,選手們首先要通過麵粉大道和麵衣海,裹上一層漂亮的麵衣,接著還要跳進滾燙的油泳池炸過、並上岸瀝乾後,才能穿著金黃酥脆的麵衣邁向終點線……究竟這場滋滋作響的激烈競賽會由誰勝出呢?本書特色  ★經典模式再出擊!食物世界永遠玩不膩!  看到「野志明加」這個名字,身為忠實讀者的你,心中是否浮現出很多關鍵詞?香噴噴、甜滋滋、美味可口、琳瑯滿目……沒錯,野志明加最擅長的就是利用各種食物本身的特點說故事,並添加無窮想像力和幽默感加以「翻玩」,同時不忘賦予故事些許積極思考與正向結局,一本本「色香味俱全」的繪本,極適合大朋友和小小孩一起讀、一起玩、一起流口水!  ★腦洞大開!食指大動!歡迎來到天婦羅世界!  天婦羅,對於許多熱愛日式料理的台灣人來說想必不陌生,它們通常是將海鮮、蔬菜裹上一層粉漿(小麥粉、蛋汁等)後油炸而成,是一種傳統的日式食物。在《天婦羅奧運會》中,野志明加藉由各種食材賽跑的過程、角色的設計、經過的「關卡」,甚至途中發生的各種意外,不著痕跡地向讀者介紹了天婦羅料理的過程和食材之間彼此搭配的巧思,細節滿滿、幽默處處、可讀性高,不但值得其他想以飲食文化為題材的創作者參考,亦是食育繪本的極佳典範。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野志明加(のし さやか)  1978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結業。繪本作品包括:《好吃的服裝店》、《好吃的服裝店:甜蜜歡樂舞會》、《香蕉爺爺香蕉奶奶》(三民書局)、《動物們的冬眠旅館》(大穎文化)、《交給我!》(薪展文化)、《小布、小霹、小多購物記》、「微笑熊」系列(光之國出版)等。  米雅插畫家、日文童書譯者,畢業於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代表作有:《小鱷魚家族:多多的生日》、《小鱷魚家族:多多和神奇泡泡糖》(小熊)、《寶寶,你愛我嗎?》(道聲)等。更多訊息都在「米雅散步道」FB專頁及部落格:miyahwalker.blogspot.com/    序 推薦序把美好滋味留給最在乎的人Vicky/「台媽日爸樂共讀」版主  記得和日本老公結婚前,他第一次帶我回家見父母時,婆婆為了款待我這個未來的媳婦,親自下廚端出天婦羅。她在廚房和餐桌之間來回奔忙,只為把剛炸好、狀態最好的天婦羅放上每個人的盤子上。  好吃的天婦羅一定是現炸的。各種食材一個個地沾上麵粉、裹上麵衣再下油鍋。儘管都是平凡的食材,一旦下了油鍋,就會像變魔術一樣,讓黏稠的麵衣瞬間在眼前開花。只要裹上那層金黃色的酥脆外衣,好像再普通的食材都成了人間美味。  擅長把美食擬人化,創造各種搞笑故事的野志明加,繼《好吃的服裝店》系列後,又將推出中文版新作。這次的主角不再是甜蜜蜜的糕點,而是將洋蔥、南瓜、蕃薯、蓮藕、蝦子、花枝腳等,變身成超級運動員,個個都得五關斬六將地通過重重難關,才能在比賽中拔得頭籌。  儘管市場上美食系繪本眾多,不過在野志明加的故事裡,總能依照各種食物的特徵,賦予完美的角色,不只讓這些擬人化的美食更活靈活現,也能讓讀者自然而然地走入他獨特的想像世界中,忍不住一直讀下去。  野志明加的新作《天婦羅奧運會》一如以往地充滿趣味和驚喜,食材運動員們在一聲槍響下,爭先恐後地進入越野賽。首先,是白茫茫的麵粉馬拉松,選手必須邊跑邊幫自己沾上麵粉,接著再渡過黏黏稠稠的麵衣海,和滾燙燙的油泳池。最後還要沉住氣,在網架上瀝乾油後才能跑向終點。  只要是精彩的比賽,一定少不了戲劇性的過程,這場天婦羅奧運會當然也有各種緊張的橋段,輕飄飄的青紫蘇在麵衣海裡載浮載沉無法前進;牙籤被拔掉的洋蔥瞬間解體、散落四周;青龍椒跌了一跤,剛炸好的麵衣應聲脫落⋯⋯。  這場刺激的比賽究竟誰輸誰贏呢?與兒子共讀時,他時而大笑,時而咬著手指催促我趕緊讀下一頁,在歡喜大結局時,更不出意料地指著書中的天婦羅們說:「媽媽,我想吃這個、這個和這個。」點的盡是些平常不太碰的蔬菜。  回想起婆婆為我炸天婦羅時專注的表情,我想人們之所以用心料理,還花時間讓孩子透過食育認識食物,絕不單純為了營養均衡,而是想把所有美好的滋味、文化分享給在乎的人。  期待有天當兒子帶某個重要的女孩回家時,我也能為她炸一盤婆婆傳承的美妙滋味。Joyce/「八千代日記」版主  天婦羅這項日式料理,在我的生活裡,時常給我非常衝突的印象。  我小時候常和外婆黏在一起,她是位おしゃれ(新潮)的老人。記得那時,外婆時常和她的朋友們,約在東區小巷子裡的某家傳統日式料理店,只要我有跟去,她一定會幫我點一份天婦羅定食。新鮮食材裹著薄麵衣,看起來酥脆卻沒有一點油耗味,有點慎重的擺盤。夾一尾炸蝦天婦羅,沾著天婦羅白蘿蔔泥和甜醬油吃,是高級的味道。  長大、嫁到日本以後,在廚房當過婆婆的助手幾次,有次看到婆婆的天婦羅,推翻了我對天婦羅的高級印象。麵衣是用超市賣的預拌粉做的,再用平底鍋半煎半炸,取代高溫油炸。麵衣很厚,又有點油耗味,有些麵衣還整個脫殼。但是這類的庶民版天婦羅,冬天時加在熱呼呼的蕎麥或烏龍麵裡,或者,在夏天跟清涼的流水麵一起吃,家裡的每個人都會一碗接著一碗。  我其實一直很希望,把我過去生活中對於食物和料理的印象或記憶,和孩子做一個連結,不管是學習或者是創意的啟發。甜點啊,水果啊,麵包啊,或者我記憶中的天婦羅。  日本圖文創作、擅長把食物擬人化、並喜歡把食物和日常生活做巧妙連結的作者野志明加,繼一本本的甜點和水果的擬人童書之後,最近新出版的《天婦羅奧運會》,又再次把我推進天婦羅的記憶裡。而這次也帶著兒子,藉由共讀互動,一起探究天婦羅的料理過程。  和其他童書不同的是,作者巧妙地用奧運競賽的主題方式來描述天婦羅的製作過程;從沾麵粉、裹麵衣、下鍋油炸到瀝油的料理程序,整個過程都是分秒必爭,孩子和父母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都能跟著身歷其境。是說,做過天婦羅的朋友們就知道,天婦羅這項炸物料理,確實是場分秒必爭的競賽啊!  雖然書中的結尾,作者用炸好完美的天婦羅做為一個勝負,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高級食材裹著一層薄麵衣、完美擺盤的天婦羅,或是裹著厚厚的預拌粉麵衣、半脫落的天婦羅,都可以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餐桌風景。  呀!說著說著,現在就好想來一碗天婦羅炸什錦配蕎麥麵,上面灑滿紅色的七味粉。
好吃的服裝店

好吃的服裝店

$20.00
內容簡介 什麼?!食物竟然也要穿衣服?飯糰的基本款搭配是海苔,蝦仁就是要配上天婦羅麵衣才對味,豆皮壽司對豆皮的形狀選擇困難,槲葉麻糬和櫻花麻糬又為什麼要穿情侶裝?可愛又搞笑的正宗日式繪本,顛覆你的想像味蕾,帶你進入不一樣的和食世界!   「羽衣屋」是一家好吃的服裝店。  經過老闆羽衣仙女的巧手,每個食物都會更加美味!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美食大賽,  想變可口的食物們一個接著一個上門……本書特色  【視角新奇,創意無窮】  想像一下,食物也要穿衣服?!本書將各種日本食物擬人化,當他們要去服裝店選購衣飾時,買的會是些什麼呢?答案就是麵衣、豆皮、海苔、竹葉……等「衣服」,或是七味粉、美乃滋、蕃茄醬……等「配飾」,種類豐富,色香味俱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熟悉的食物,顛覆的想像】  台灣大眾一般對日本食物並不陌生,炸蝦、飯糰、關東煮、壽司等隨處可見的料理自不必提,若講到「櫻餅」、「柏餅」等和?子,即使沒有聽過,想必許多人也會好奇它的滋味。本書用「衣服」的概念,讓讀者認識這些食物的「外在」與「內涵」──如果飯糰沒有海苔,就只是乾乾的一團白飯;如果炸蝦沒有麵衣,也不過是一隻粉嫩的蝦仁……所謂「佛要金裝」,食物也需要適材適性的「衣飾配件」,才能成就一道美食。  【發揮想像力,飲食文化無國界】  除了日式食物,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可以想想自己熟悉的台灣小吃,有沒有類似的「衣服」概念呢?我們熟悉的Q彈肉圓、蚵仔煎、鳳梨酥……它們是不是也穿著「衣服」?閱讀本書之後,也許各位大小朋友能一起玩創意、動動手,看看哪些食物的「衣飾」能彼此混搭?也許能發現許多不同的美味唷!  ★有注音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野志明加(のしさやか)  1978年出生於和歌山縣。繪本作品有《爸爸的背》、《香蕉爺爺、香蕉奶奶》、(以上為CHILD本社出版)、《動物們的冬眠旅館》、《交給我!》(以上為福祿貝爾館出版)《小布、小霹、小多購物記》、《微笑熊》系列(以上為光之國出版)、《開動了忍術密技》(東本院願寺出版部出版)等。譯者簡介蘇懿禎  日本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東京大學圖書館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兒童文學、兒童閱讀,並從事圖畫書翻譯和繪本講座舉辦與演說,為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並受邀擔任高雄市立圖書總館童書顧問、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兒童書區顧問。  求學期間,意外發現繪本的美好與魔力,於是投入圖畫書之海,挖掘更多驚喜與美,至今不輟。相當熱愛富有童趣又不失深邃文字和圖像的繪本,積極推廣各種風格且極具美感、受孩子喜愛也令孩子著迷的故事,更努力把繪本裡的美好介紹給更多大人。    序 編輯推薦好吃又好玩的服裝店!  幼年時代我的玩具是裝在玻璃瓶裡的各色鈕扣,和一個個帶著些許重量的木頭線軸。剪刀剪裁布料時沉穩中帶著一絲清脆的裁斷聲,還有蒸氣熨斗重壓過布料所噴發出來的氣味,這些那些滋養著我的五體感覺直到我長大,這是我媽媽織就出來的環境,她是一位裁縫師。  我看過她為不同體型的客人客製化各種款式的服裝,溝通的過程,她得靈敏的覺察對方穿衣的用途、場合、個人喜好甚至是心理取向。我很難忘她在一件露肩紅色小禮服腰間加上一朵她加碼縫製的玫瑰花時,試衣的女士所發出的驚艷嘆息,更別提有一回媽媽為一群高中男生「改良」卡其色制服長褲,他們一群人甩著有點流行味的喇叭褲管離開時,調皮中帶著感謝的眼神無比迷人。  這些成長中的回憶每每在我遇見跟衣服有關的繪本時會湧上心頭。這一回遇見《好吃的服裝店》,我當然想知道裡面賣著什麼膏藥。原來這是一間食物的服裝店,老闆不是廚師,而是「天女」。在日本傳說中,「天女」指的是那些居住在天上服侍天帝的女官,她們面容姣好,由於穿著具有靈力的輕薄「羽衣」,能自由飛翔來去天上人間。我在封面和書名頁兩度見到這位羽衣仙女,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滑稽感,「哇!她是身穿洋裝謙卑迎客的服務業耶!那站姿還真是有日本味!」我忍不住讚嘆起作繪者野志明加的聯想力和幽默感。  為了參加美食大賽,各種食物來到「好吃的服裝店」物色服裝,羽衣仙女兩顆眼珠滴溜溜的轉,敬業的為他們提出不同的選服建議。閱讀的過程,光是想像往後一翻頁就會看見穿好衣服的顧客模樣,心裡就忍不住興奮。服裝店裡擺滿、掛滿各種配件、醬料,好幾回讀著那些細小的圖中文字都噗嗤一聲笑出來。不相信嗎?要不要來一條「瓠瓜乾腰帶」?或來噴一下香水瓶裡的「天婦羅沾醬」?  故事轉折處,炸蝦和飯糰同時跑回店裡討救兵,美食大賽當前,他們拒當普通的炸蝦天婦羅或飯糰,他們向羽衣仙女要「不一樣」的東西!第26、27頁讓我看見作繪者的真功力,她讓羽衣仙女一把抓起海苔俐落輕快的揮剪,那一幕的營造讓人自然聯想起天女拋甩羽衣翩翩起舞的美麗。古老傳說的天女出現在現代講求客製化服務的服裝店,最後取勝的是「創意」的本身,讀來令人叫絕!  我看著「炸蝦飯糰」的絕妙組合,暖暖的懷念著當年出其不意在客人的華服上加了一朵紅玫瑰的媽媽,想來,她在我心中也成了迷人的羽衣仙女了!  米雅小叮嚀:這一本不要在睡前讀,因為,一定會肚子餓到睡不著! ◎米雅(日文譯者,插畫家) 編輯推薦  在日本神話當中有不少羽衣仙女的故事,羽衣仙女住在龍宮,有些仙女會下到凡間,曾經有個仙女因為漁夫偷走她的羽衣無法回去天上,要求仙女嫁給她,仙女不得已只好在凡間生活,和漁夫生下子女後,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羽衣,帶著自己的子女,拋棄漁夫回到天上。  透過神話故事的發想,《好吃的服裝店》的故事就發生在仙女所住的地方羽衣屋,因為在天上,所有的食物都成為活生生的人,有不同的個性,而且對於自己的穿衣風格相當講究,羽衣屋可以提供各種食物所需的衣服。  食物需要什麼樣的衣服?就是要看起來「好吃」,如果沒有衣服,就好像「裸體」。最適合炸蝦天婦羅的衣服是甚麼呢?當然就是她的麵衣,而且最好要看起來酥酥脆脆的才是適合天婦羅的衣服;飯糰壽司的衣服是甚麼呢?當然就是海苔啦!但是日本料理天婦羅中有很多都是油炸的食物,如果穿到相同的衣服,豈不撞衫;大部分的飯糰也都穿海苔,如何呈現彼此的特色呢?需要透過羽衣仙女服裝店的巧思,才能讓食物更加美味!  日本料理,也就是所謂的「和食」,在2012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的「世界無形遺產」,其特色之一就在於用餐的每個環節展現自然之美和四季的特色,用簡單的裝飾和調理方式,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人要衣裝,食物也經過外在點綴和料理手法,成為美食。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主編) 編輯推薦  書名為《好吃的服裝店》,果然一見封面那裹著酥脆天婦羅麵衣的炸蝦與粒粒飽滿的海苔米飯糰,似乎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讓人食指大動,肚子自行咕嚕叫起來,翻開書後會不會邊流著口水邊想著等等午餐要吃什麼呢?  這本書以俗話說「人要衣裝 馬靠鞍」的概念,將各種傳統日式料理、點心等,用有趣的擬人化故事與細膩可愛的插圖,表現出食物的美味與特色。據說作者某天把白飯糰與包了海苔的飯團放在一起時,覺得白飯糰像是沒穿衣服似的,聯想到生活中各種食物的外觀異趣,覺得食物被做成料理後,像是穿著形形色色的服裝,於是做出了這本創意十足的繪本。故事以食物們為要參加美食大賽,到《好吃的服裝店》買新衣、請羽衣仙女幫他們精心打扮。大家都想成為最好吃的食物贏得比賽,絡繹不絕的來到店裡挑選衣裳,羽衣仙女笑臉盈盈的忙個不停,終於在比賽即將開始時可以輕鬆一下了……但這時候卻有了新的發展!一開始來的天婦羅炸蝦與海苔飯糰,因為擔心與很多食物的服裝類似、重複性太高會落選,再度回到店裡求助換裝,聰明的羽衣仙女在所剩不多的時間靈機一動,變化出令人驚豔的「新裝」,果然讓他們最後拔得頭籌。  食物要讓人覺得好吃,除了食材本身的鮮度與料理方式會影響口感之外,視覺觀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到餐廳時,我們通常會先被料理的圖片吸引,然後再去看介紹內容的文字等,等真正的東西呈現在眼前,再實際驗收是否會幫自己的想像加分。料理講求的色香味俱全就是為了讓吃的人,可以因爲享受美味得到滿足。以穿搭衣服為主題的本書,也會讓讀者注意到「包裝」在生活上無所不在吧。無論是市面上不斷推陳出新口味的食物、食品或是家人用心準備的餐點,都讓「吃」這件事讓人有很多期待與樂趣不是嗎?  親子共讀本書,除了食物的衣服有很多的好玩的討論之外,也許還會想到食材是如何生產出來、料理的做法等延伸。書裡除了食物角色之外,羽衣仙女的服裝店裡有好多幫美味加分的東西,看了好幾次都有新發現唷。說到這裡,腦中浮現的盡是這本書裡的炸蝦、飯糰、什錦壽司、雙色麻糬、煎餃、燒賣……才說要減肥的還是以後再說吧! ◎黃惠綺(日文繪本講師,「惠子的日文繪本通信」版主) 序  在日文繪本中,讓我最沒抵抗力的應該就是食物類的繪本了吧!從嬰幼兒繪本、兒童的食育繪本,到成人的無厘頭繪本中,到處可見食物的蹤跡。但很可惜的是,在臺灣本土創作的繪本中,以食物為主題的並不多見,在這之前引進的日文食物繪本也是寥寥可數。為什麼呢?臺灣應該是對日本的食文化最熟悉的國家了吧!當我在粉絲頁上介紹這本書時,也獲得很大的迴響。「食物穿衣服」的這個發想雖然在別的繪本中也曾出現過,但這樣徹底發揮成一間「食物服裝店」的設定讓人眼睛一亮。  看似簡單的食物,吃的時候覺得理所當然就是該長這樣,沒想到拆開「本體」和「衣服」之後居然有這麼多變化。第一個客人蝦仁走近店裡時,旁邊的衣架上掛了各式各樣的「衣服」,有甜點專用的葉子類,包子燒賣專用的麵皮類,飯糰、炸物、壽司們都有各自專用的麵衣、海苔等。炸蝦、飯糰和什錦豆皮壽司算是在臺灣常見的日本食物,後面出現的「槲葉麻糬」和「櫻花麻糬」,這兩種和菓子就不見得每個人都吃過了。「槲葉麻糬」原名「柏餅」,是用蓬萊米做的麻糬,外面包上槲葉,是日本端午節時吃的和菓子;「櫻花麻糬」原名「櫻餅」,它的材料就比較多元,根據地區不同,名稱和做法也不同,關東風的櫻餅又叫做長命寺櫻餅,關西風的別名為道明寺櫻餅,因為裹著櫻花葉,想當然是春季限定的和菓子囉!同時,櫻餅也是「雛菓子」的一種,就是三月女兒節時吃的點心,柏餅則是端午節,也是男兒節(兒童節)的菓子,所以這裡選擇讓柏餅和櫻餅手牽手出現,就像是小男生和小女生牽著手一樣吧。  最後羽衣仙女的巧手打造出的「炸蝦飯糰」,日文名稱叫做「天飯糰」,也就是炸物的「天婦羅」的「天」加上「飯糰」。在「好吃的服裝店」之前,我都不知道天飯糰的存在,還以為是羽衣仙女自創的食物,後來才發現另一本「飯」繪本中也有「天飯糰」!不過以前都沒仔細看,算是意外的收穫。過了一陣子我又買了一本「日本飯糰圖鑑」照片繪本,我就特別仔細看了「天飯糰」的介紹,原來「天飯糰」在名古屋很有名,發祥地在日本的三重縣,可能因為是日本西部的名產,我在東京並沒有看過。話說回來,我不愛吃海苔和炸物的麵衣,所以出現在我眼前我大概也會忽略,或是把他們的衣服脫掉之後才吃吧!透過食物繪本來認識異國的食文化,輕鬆有趣又讓人印象深刻呢! 蘇懿禎(「火星童書地圖」版主、「小步Biblio」繪本圖書館創辦人)